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6.17)

2024-06-17 08:45:14
941
来源:库课网校

全国教资备考交流QQ群:131882896,进群了解考试最新动态,免费领备考资料


  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教学原则中量力性原则的是( )。

  A.温故而知新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欲速则不达

  D.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2.地理课上,赵老师利用地图和模型表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这种教学的直观手段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实验直观

  3.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论争实质是关于( )的论争。

  A.知识与能力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C.分科与综合

  D.知识与思想相结合

  4.妈妈带小明去了“儿童活动中心”,小明就能画出“儿童活动中心”的线路布局图了,这说明小明的认知发展达到了( )。

  A.形式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后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5.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参考答案

  1.D。解析: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题目中“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给学生讲解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暂时搁置问题也是可以的。在教学中表现为,如果超过学生能力范围的内容可以适当的搁置,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量力施教,体现了量力性原则。A项体现巩固性原则,B项体现启发性原则,C项体现循序渐进原则。因此本题选D。

  2.B。解析: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1)实物直观,指观察各种实际标本,演示各种实验,以及教学性参观等等。由于实物直观是在对事物的直接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儿童获得的印象鲜明、深刻,容易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2)模象直观,指观看模型、图片图表以及幻灯、电影、电视等等。实际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和本质特征往往结合在一起,前者比较明显,后者比较隐蔽。模象直观可以借用着色、放大、对比等手段弥补实物直观的不足,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3)言语直观,是指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引起儿童的回忆;唤起有关的记忆表象或再造想象。言语直观可以摆脱实物和模象所需的时间、地点、设备和各种条件的局限,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行。题干中教师利用地图和模型来进行教学,这属于模象直观。因此本题选B。

  3.A。解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而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实质教育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4.D。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进行思维时需要借助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小明去过“儿童活动中心”,获得了表象,画出布局图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故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5.A。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心境具有弥散性,“喜者见之而喜”是弥散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