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本科院校停招专升本,专升本要“凉了”吗?

2024-01-08 10:52:55
1109
分享
来源:库课网校

  近两年全国各省多所公办本科院校减招或停招专升本学生,这让很多专升本的学生开始担心,还有没有必要考专升本,专升本含金量是不是缩水了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有需要的考生可以看看。

  停招现象如:

  2023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共安排31所普通本科高校70个专业、两所职业教育本科高校22个专业招生;从近年招生计划中可以看到,民办院校以及独立院校2022年招生人数相比2021年都有所扩招,而公办院校招生计划整体呈减招趋势;近两年,西安工程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高校都停招了专升本学生。

  专升本招生计划,到底是如何确定的?

  江苏某高校招生负责人分析说,专升本招生,并不是各校“想招多少就招多少”,而是主管部门根据报名人数、录取率、高校办学条件等因素,综合测算、统筹规划而来,有一套科学的计算方法。“和高考录取率通常保持前一年同等水平或略微上调同理,大家看到专升本在扩招,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报名人数的逐年增加。”她介绍说,职业本科院校和部分应用性本科院校的招生渠道比较多元,除普通高考外,还有中职职教高考、专转本统考、五年一贯制专转本考试等招生方式,学校在研究制定当年拟招生计划后,上报省教育厅审批,由省厅统一调控招生计划,“这个过程中有的学校扩招、有的学校减招,并非一味地扩招。”

  那么,公办本科高校减招、停招专升本学生的原因是什么?多位受访者提到,这与公办学校有更高的奋斗目标、希望提升生源质量有关。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给出了3点分析。

  一是为了将招生重点调整至普通高考招生。

  本科院校专升本招生是在学校原有的生源数上招收了一批新的学生入校学习,由于办学条件所限,专升本招生计划增加,势必挤占普通高考招生计划。

  二是为了减轻学校的教学压力。

  王平解释,针对统招专升本招收的学生,由于在培养方案及模式、学习基础及能力等方面和本校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因材施教,学校需要单独安排教学,增加了教学管理难度。三是社会上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近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学生,很多一本院校也取消了招生。

  专升本是一种“刚需”

  虽然一些本科高校减招或停招了专升本学生,但从这几年的数据来看,专升本一直持续升温。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适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为部分有意愿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

  当年,专升本扩招32.2万人。3年来,全国专升本报考和招生人数仍呈上升趋势。例如,浙江省专升本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招生28388人、34724人、38248人;江苏省专转本(即专升本的另一种说法)3年来的招生数分别为30335人、32795人、33525人;上海市的数据则是5220人、7427人、10006人。

  “供”与“需”,如何平衡?

  如果从一些高校停止专升本招生工作来看,“专升本凉了”绝非耸人听闻。不过,“凉”的只是供给侧,尤其是部分知名高校的供给,在需求侧,专升本却仍旧热得发烫,对于很多专科学生而言,专升本依然是他们改写高考失利,乃至人生命运的重要机会。

  本科院校的自主办学权利理应得到尊重,专科学生希冀得到接受本科教育机会的愿望与强烈需求也不应被忽视。这就要求本科院校不能对专升本工作简单叫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不妨为专科学生保留一扇继续深造学习的窗口。此外,要进一步加大职业本科教育的布局力度,让职业教育学历提升的渠道更加丰富多元。

  无论是专升本还是开办职业本科,资源毕竟也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专科学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愿望,否则,专科教育也就失去设立开办初衷了。因此,在优化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还应该对需求侧加以引导分流,让更多学生安心于专科层面的学习。

  说白了,热衷于专升本的学生,要么是担心在求职路上遇到“学历门槛”,要么是认为没能在专科教育阶段学到足够的技能,只得通过专升本寻求更好的教育机会。

  这就要求全社会必须不断改变专科、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印象与偏见认知,尽量意识到: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而已,而公务员招录等考试中,一些岗位也不妨尝试取消“本科及以上”的要求,带头扭转学历偏见乃至歧视的不良风气,让专科教育真正得到认同、认可。

  注意:资讯内容来源网络收集整理,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