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6.4)

2024-06-04 08:47:02
1084
来源:库课网校

全国教资备考交流QQ群:131882896,进群了解考试最新动态,免费领备考资料


  单选题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情感陶冶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服教育法

  D.示范法

  2.伴随道德认知产生,并推动人的道德行为的是( )。

  A.道德情感

  B.道德信念

  C.道德评价

  D.道德行为

  3.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基层单位是( )。

  A.班级

  B班委会

  C. 学生会

  D.课外活动小组

  4.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录制下来,课后进行分析。这种形式称之为( )。

  A.新教育

  B.翻转课堂

  C.微格教学

  D.慕课

  5.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 )特征。

  A.挫折感

  B.耗竭感

  C.去个性化

  D.低个人成就感

  参考答案

  1.D。解析: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便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2.A。解析: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故本题选A。

  3.A。解析: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基层单位。

  4.C。解析: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录制下来,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5.C。解析:马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去人格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情绪耗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去个性化是指刻意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的态度;低个人成就感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